最新消息
| 地球“碳”秘|新聞上的“碳中和”,到底是個啥? | 2024-01-15 |
| 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baidu.com/link?url=JrJPGoFcDeQbOqfjdSo6pyj4Qk0bj2D_gOHETz_OadkF1-zGyXSd_V7Ej5LNU6r2AAoAgp1QLNsaffLguxuU1jXed6YeGPTUcdJ-TN8yQ_y"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雅如 長沙綜合整理報道n小伙伴們,一定在新聞上見過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等字眼吧。二十大報告中,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,要積極穩妥推進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,體現了黨中央對全球氣候治理的高度重視與擔當。n也許你會疑惑,“碳”指的是什麼?什麼是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?中國為什麼要設立“雙碳”目標?這種宏偉大業,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關系嗎?n近日,“地球‘碳’秘”主題展覽在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開展,這些問題,你都可以在展區得到最為權威準確的回答。話不多說,讓我們從這篇文章出發,邀你先睹為快。n圖源:視覺中國。n一“碳”究竟n為了解“碳中和”這一概念,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何為“碳”。n生活中,我們時常可以聽到“低碳生活” “碳交易市場”等等詞匯。這里的“碳”并非單指二氧化碳,而是包括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若干種主要的溫室氣體。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將會導致溫室效應,對地球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影響。n近日,湖南多地山火,相信大家也有所聽聞。長達四月的干旱,造成了一系列人身財產安全損失。此類極端天氣的產生,就與碳排放和溫室效應脫不了干系。放眼世界,海平面上升、冰川融化等,都是與之相關的實實在在的災難。n圖源:視覺中國。n溫室氣體排放有多簡單?玩電腦、看電視,都能產生碳排放。百公里油耗為5升的汽車乘用車碳排放為115gkm,1噸碳排放僅夠一人開車跑8000公里。個人生活尚且如此,更別提工業、農業、畜牧業等產業造成的影響。n圖源:視覺中國。n然而,溫室氣體消耗有多難?一棵生長40年的樹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68公斤,而全球人均年碳排放高達7噸,因此每人每年至少種19棵樹才可以中和碳排放。n圖源:視覺中國。n為了控制這些氣體排放對環境的影響,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二詞應運而生。n碳達峰,即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,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,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。n圖源:人民日報。n碳中和,即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,人類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,與通過植樹造林、工業固碳等吸收的碳總量相互抵消,實現碳凈零排放。n圖源:人民日報。n“雙碳”計劃n那么,全球各國為實現“碳中和”“碳達峰”目標,都做出了哪些努力?n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上,《巴黎協定》正式簽定,130多個國家全面提出減排目標,通過共同努力,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℃之 關鍵字標籤:碳盤查是什麼 |
|


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