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| 廚刀回溯,三德刀的歷史由來和發展 | 2023-11-28 |
| 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www.baidu.com/link?url=sQ6vyVq3VaoPEa6FqG6K1l10xELjeeaL3HqrAgqeDtf5rvE0YalCv8nqSJfSHHLpOVHfefESQ2v1GQ1h4p_IlZH8ImitHFI9aV_5bCUa6pW" 上一篇中介紹了三德刀的名稱來源《干貨技巧,如何使用和保養三德刀》中就說到,這里就不多做介紹了。n歷史由來n早在中國古代人們已有認知,看看《屠羊說》中的描述:夫廚刀,庖宰用以切割之利器。刀若不利,其割不正,則鮮不能出、味不能入、鑊氣不能足。故子曰:“割不正,不食。”而著名的庖丁解牛,也必然少不了一把鋒利的好刀,以致日本至今仍將廚刀稱為“庖丁”。n三德刀是日本人發明的,全名是Santoku bouchou,字面意思是“三種美德”,對于這個有兩種解讀,有人說是“切肉、切菜、切水果”的三德,也有的人說是“切片、切丁、剁碎”的三德,說法不一,但由此不難看出,這是一把很全能的刀。n注意全能不是萬能,千萬不能斬骨n輕則卷刃,重則崩口。n有人說主廚刀和三德刀貌似沒有不一樣,確實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,主廚刀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才引入日本的,在此之前因為自然環境的限制和政治“廢刀令”的約束,日本歷史上有過很多次對“紅肉”都是反復明令禁止。所以日本本土有處理各種魚類的出刃、切蔬菜的薄刃,卻沒有專門處理紅肉的廚刀。n不得不說主廚刀因此次契機也風靡了一時n但好景不長。n明治維新時期政府開始大力倡導吃肉,牛肉等肉類都上了餐桌,理所當然也需要一把合適的廚刀來進行料理。日本人先是根據法式主廚刀改良出了牛刀,牛刀也有日式主廚刀之稱。但是廚房料理除了紅肉還有蔬菜和魚類要兼顧,為了方便,于是日本人在牛刀和本土菜切、薄刃的基礎上,改良出了三德刀。n三德刀的設計吸收了牛刀的刀尖設計,整體刀刃弧度進行了調整,讓它更加方便用刀身進行拉刀切和鍘刀切。所以在肉類、魚類以及蔬菜的面前得心應手,而且刀身的整體設計可以適應各種用刀方法,雖然切肉、切菜等單項評分不如牛刀或菜切,但是在綜合使用能力表現出色,日本主婦們的愛不釋手,也正是因為一把刀就能完全勝任大部分食材,實在是進廚房的不二之選。n這就是為什麼主廚刀和三德刀極為相似的原因。n發展n三德刀的樣子比主廚刀小,有點像主廚刀的柔和版,但又偏向于日式風格,又叫日式切片刀。刀尖部分比較圓,弧度向下走,也和其他刀具一樣,材質隨著社會發展,也分為陶瓷和鋼材。前者以京瓷為代表,后者分為碳鋼與合金鋼。n陶瓷n優點是硬度高,保持性很優秀,但缺點也是硬度,硬度越高刀身越脆,一遇到較硬的食材或者是不小心摔在了地上,會使得刀刃崩口乃至斷裂,所以日常生活不推薦。n碳鋼n碳含量比較高的鋼。由于含碳量高 關鍵字標籤:日本廚刀專賣 |
|


最新消息